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21的文章

沒有生活目標者,注定隨波逐流..

  興趣會改變、熱情會降溫,最重要的是,你能否在發現自己有點空虛、又或者達成了什麼人生重要里程碑時,依然知道自己往後的人生意義是什麼?這就是我們要花一輩子學習的功課。 https://zoeyk.co/%e6%89%be%e5%88%b0%e6%83%b3%e5%81%9a%e7%9a%84%e4%ba%8b/ #哈佛大學開放式課程 總是「準備好了」 成功的人永遠不會拖拖拉拉,做準備總是比一般人早得多。即便是再小的會議,他們也不可能毫無準備就出席。即便是任何一筆交易,他們都仔仔細細地研究一番,才決定要不要成交。認認真真,踏踏實實,總是用盡努力確保自己的團隊領先一截,讓自己做精英中的精英。 Campbell指出,充分的準備是自信的來源,是確保工作正確、決策精準的關鍵,也是成為好主管的必備條件。 為自己定一個可衡量的目標,你學起來會比較有方向。其目標可以是: ・進入外商公司 ・可以和外國人交談 ・看懂原文書 ・旅行不求人 選擇了能夠立刻產生、或者是最終會產生被動收入的工作機會,你就可以擁有2個世界: 先有工作收入,後有被動收入 很不願意告訴你,為了立即滿足而購物,只是因為想要彌補我們對於生活的不滿,可是這方式根本無效。而你把你所不擁有的錢「花掉」,是因為你想「花掉」你所有的情緒。這個症狀通常叫做消費治療。 超支,以及渴望立即得到滿足,這兩種行為跟你實際上買了什麼東西是無關的,而跟你在生活中缺乏滿足感有關。如果你的超支並不出於一時情緒,那麼它就是來自你的金錢藍圖。   再說一次,重點是要讓你的錢為你努力工作,就像你為了錢而努力一樣。意思是你必須儲蓄,必須投資,而不是立志以花錢為人生目的。好笑的是:有錢人的錢很多,但是花得很少;窮人的錢很少,卻花得很多。 我以前認為經濟學、商業思考和歷史是件很乏味的事情 框架雖多,但本質上就是三種類型:樹狀圖、矩陣圖、文氏圖

about 【Lean start-up】 精實創業

【來源出處 】http://www.tzehai.com/2013/05/about-lean-startup/ 開頭Jamie先問問大家認為甚麼是精實創業?為何要「精實」?有人說是扎扎實實的做、有人說是錢要花在刀口上,也有人說是盡快推出產品。當下我想到的解釋是:「用最快的速度找到市場的需求」想當然爾,就會被進一步詢問說那刀口是甚麼?扎實就夠了嗎?   而Jamie沒直接說他的答案,則是先再提出一個問題:「市場是可以被預測的嗎?」,然後舉了賈伯斯的ipod於2001~2004年(1到4代)以及iphone於2007~2009的銷售量變化作例子,提出他的結論: (iPod4G版本於2004後半推出後讓銷售量暴增) (iPhone3G於2008年7月開賣後讓2008的Q4銷售量大增)   連大家認為是天才的賈伯斯都花了數年的時間才將這兩個產品調到突然大賣,那你覺得你比賈伯斯厲害嗎?還是你有那麼多的時間來微調或有能夠燒那麼久的資金嗎?所以你是不是該提高你pivot的速度以大幅縮短產品修改更新的時間週期?這就是Lean(精實)的精神。   再來,Jamie則開始解釋到底甚麼是Startup?並先利用「新創事業」、「可規模化的新創事業」(這兩個是我自己亂翻的)跟「中小企業」、「巨型企業」之間的關係如下圖來說明: 在台灣,絕大部分的中小企業就是屬於上面的模式,找到一個可以賺錢的模式後就一直維持差不多的狀態(Jamie也舉了巷口邊開很久的早餐店為例)。很多人創業時的目標其實也都會比較偏向上面,有賺錢就好。 但創投會喜歡並且關注的,當然還是下面的模式。 只是很多人沒意會到的是,其實中間還有一個「過渡階段」如下圖,:   而且這三個階段所要做的事情都不同:   於Startup階段你要做的是Search,盡最大的努力找到一個可以規模化的商業模式。   但在Transition階段是要Build,將找到的商業模式建立可重複複製的標準化流程。   最後在Large Company階段則著重在Execution,不斷擴大執行的規模或優化執行的效率。就像是從0到1、從1到100這樣。 底下則是用其他不同的面向來說明Search和Execution階段的不同。 故Jamie對Startup的定義是「 一個暫時性的,正在尋找